贮藏酒坛
细说土陶酒坛的特色及工艺要求

细说土陶酒坛的特色及工艺要求

2019-11-28

酒闻十里春无价,醉买三杯梦亦香”,“佳肴美酒君莫醉,真情实意客常来”。说起喝酒,我还是有些酒量,从来没醉过——也没喝过。喝酒讲究用好的酒具,本节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盛酒的容器——我们现在称做“梅瓶”。

在历史上,陶瓷酒瓶梅瓶各大窑系都有,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一,所以我认为梅瓶的造型是中国陶瓷中的“一造型”。梅瓶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瓶子的概念有一点不同——它的重心在上面,头重脚轻。我们一般会认为头重脚轻的东西看着很不舒服,但是梅瓶就看着非常舒服。梅瓶在唐代晚期出现的时候,曲线没这么圆,上下偏直,样子显得很笨。梅瓶在历史上都是装酒的,往往直接写明,比如“清沽美酒”、“武林城里崔家酒,天上应无地下有”,相当于直接的广告词。冯小刚导演拍的电影《夜宴》中,道具就有用的不当的地方:皇帝身后搁俩梅瓶。我说,那就是俩酒瓶子,相当于今天拍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纪录片,领导人身后却搁俩二锅头瓶子,都比较跌份儿。现代人对历史的误解,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来,所以我老说“容器的革命是文明革命的坐标”,容器的每一次革命都蕴涵着大量的信息。“梅瓶”这种器型得名比较晚,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,叫“经瓶”。这跟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。凡是皇帝,无论小时候受过多好的教育,长大后一定还要再学习,接受再教育。作为中国的较高统治者,要虚心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,尤其是儒家文化,这就是经筵制度,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。讲经的时候要喝酒,这又跟我们的文化习俗有关。当时“讲经”也叫“讲筵”,讲完经后,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,就是说皇帝作为学生,在听老师讲完后要反过来招待老师一下。皇家招待的等是非常高的,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,所以它又叫“经瓶”。到了近代,“梅瓶”这个新名字出现了:一是由于讲筵制度废弃了,旧的名字不大相称;二是瓶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,文人喜欢用它插花——它的口很小,文人认为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,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,要是插一朵牡丹就不美,所以它的新名字就叫“梅瓶”。

土陶酒坛.png

土陶酒坛的特色

1.土陶酒坛在感官具有古朴典雅、陶质细腻、泛青、色泽浑厚、釉色莹润。 敲击声音响亮、清脆,余音悦耳。而且陶瓷酒坛相比其它材质的容器透气性好、长期使用不渗漏,支撑力大。

2.土陶酒坛的理化指标: 项目 指标吸水率%≤ 5 铅(Pb)   溶出量mg/L ≤ 1.0    镉(Ge)溶出量mg/L ≤ 0.1

3.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: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。

土陶酒坛工艺要求

1.土陶酒坛选取细腻、吸水性强的陶泥,去除杂质做为原材料。

2.按老陶泥70%嫩陶泥30%比例混合碾细,形成陶瓷酒坛坯泥。  

3.将坯泥加上水陈腐发酵,增加粘性和柔韧性,陈腐发酵陶瓷酒坛

4.土陶酒坛采用手工拉坯,泥条盘筑粘结,内外3次敲打成型晾晒。  

5.把晾干的土陶酒坛胎坯用毛刷清去浮土,然后将釉料加水调到规定的浓度,在胎坯上均匀浇淋一层釉后再次晾干。

6.土陶酒坛的烧制过程要求也很高,首先小火预热,从常温逐步升温至窑壁变白,然后开始加大火候,1300℃高温烧制18至20小时,观察口可看到窑内胎坯开始由橘红-橘黄红-陶釉发亮透明即可停火。封死窑的全部通气口,焖到窑内温度与外界自然温度相当。整个过程15天左右。烧制后即为隆昌土陶产品。

7.出窑检验土陶酒坛外观检测有无变形、起泡、过烧、欠火。再用铁锤敲击,有无嘶哑、闷声。是后用水试压,有无渗漏。

标签

最近浏览:

手机扫描浏览